编者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涌,勇敢、顽强的创业者弄潮其中,这里不乏女性柔美的身影。
女性创业者的故事更耐人寻味。都说男人以世界为家,女人以家为世界,但是在采访编辑她们的创业故事时,编者无不被她们走出家庭,拥抱更广阔世界的拼搏精神所感动。她们用柔肩担起自己钟爱的事业,心里牵挂着温暖的小家,在事业和家庭间,努力寻找着平衡点,用智慧、坚韧和责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长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巾帼力量。
全民创业利好政策频出、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激发了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也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支持。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商海,她们是自强、自立、自信的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更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群体。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本报刊登一组女性创业者的故事以飨读者。希望在艰辛的创业路上,女性愈加坚强、出彩。
重庆市开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有着农业大县的诸多“标签”——跻身全国100个生猪大县、100个产粮大县、100个水果大县,同时还是国家重要的药材基地县。
在全县农业从业大军中,有一名80后女白领,她创办了重庆绿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植物克隆技术,培育大量的优质苗木。她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为传统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郭芳琴是贵州省六盘水人,2003年,她从西南林业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外企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2010年,她随丈夫来到开县生活,一次偶然机会,她在网上看到重庆市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便动了创业的心思。在丈夫的支持下,郭芳琴四处筹措资金创办了重庆绿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植物克隆技术,为市内外客户培育优质苗木。
在满眼绿色的办公室里,郭芳琴介绍说,植物克隆技术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组织放置于适宜的培养基和生长环境中培养,从而获得大量的优质苗木,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便能繁殖出成千上万个新的植株。
植物克隆技术搅活了传统农业这池春水,也给公司带来良好的效益。目前,公司员工由创办初期的5人发展到了15人,培育出的苗木源源不断地销往四川、云南、重庆、广西、福建等地,年产值150万元以上。
“如果把最初政府补助的创业补助金形容为润泽梦想种子的第一滴水,那么,随后源源不断的关怀及呵护,则是浇灌梦想之花的清泉。”郭芳琴说。公司从成立发展至今,一直得到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开县工商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
2013年,随着订单的增加,公司的苗木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亟须扩大资金规模。开县工商局微企科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牵线搭桥,为她争取到10万元低息贷款,公司生产面积和规模扩大了3倍。
作为一个新兴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经费,开发新产品。2012年,郭芳琴带领公司独立开展经济作物魔芋的“组培脱毒”技术开发,得到了县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的大力支持,并得到10万元研发经费。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但有政府多个部门的大力扶持,还有亲朋好友的殷切关心、帮助,逐梦之路虽然漫长,但我从未独行,我将以更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的厚爱。”郭芳琴说。
近年来,郭芳琴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开展了生姜、金线莲、草莓、月季等作物的组育苗技术开发,并取得了成功,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去年,她与开县林业局合作开展了耐水淹植物中山杉的组培技术开发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该技术的成功开发及推广,将全面改善三峡库区消落带的两栖生态环境,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贡献力量,预计实现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彭春生